什么是成本计算方式?

成本计算方式是指在投资过程中,用于衡量和记录持仓成本的不同计算方法。通过对买入、卖出、分红等交易行为进行归纳和计算,投资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实际持仓成本,从而更准确地分析盈亏表现。

长桥证券目前提供 摊薄成本 与 平均开仓成本 两种计算方式,帮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口径。

1. 摊薄成本简介

摊薄成本代表您在开仓至平仓该段持有期内的保本价格,即持有仓位期间每次加仓或减仓都有可能摊高或摊低该成本价。计算了持有期内每次交易的盈亏(不包含佣金及费用等),既考虑买入卖出、也考虑了企业行动分红的变化。

计算公式:

  • 若为多头,摊薄成本 =(持有期买入总金额 - 持有期卖出总金额 - 持有期的现金分红)/ 当前持有数量
  • 若为空头,摊薄成本 =(持有期卖出总金额 - 持有期买入总金额 - 持有期的现金分红)/ 当前持有数量

成本更新逻辑:买卖后均会更新的摊薄成本

 

2. 平均开仓成本简介

平均开仓成本代表持有的仓位对应的成本只考虑加仓情况(不含佣金及费用),不考虑减仓情况。已减仓的部分已转为实现盈亏,不再影响平均开仓成本。

计算公式:

  • 平均开仓成本=(开仓前平均成本 * 开仓前数量 + 本次开仓金额)/  买入后持有数量

成本更新逻辑:

  • 成功开仓(多头买入开仓或空头卖出开仓)后会更新平均开仓成本;平仓或减仓时不更新

 

3. 成本计算的统一规则简介

摊薄成本和平均开仓成本均遵循以下规则:

  • 日内同向交易:若在日内先清仓后再建仓(如做多 → 清仓 → 再做多),系统会视为做 T,延续持有期间的数据来计算成本。
  • 日内反向交易:若日内方向发生变化(如做空 → 平仓 → 做多),清仓后成本会被清空,再次建仓时重新开始计算。

 

4. 成本计算案例

平均开仓成本和摊薄成本的不同,除了计算公式的不同之外,另外就是两种成本的更新机制不同。可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设置成本计算方式。

案例 1:

用户在股票 A 发生如下交易:

  • 3 月 1 日 以 239 SGD 买入 10 股,持有 10 股
  • 3 月 2 日 以 245 SGD 卖出 5 股,持有 5 股
  • 3 月 3 日 以 240 SGD 买入 10 股,持有 15 股
  • 3 月 4 日 股票 A 派息 150 SGD

摊薄成本为 ((239 × 10) - (245 × 5) + (240 × 10)- 150) ÷ (10 - 5 + 10) = 227.67

平均买入成本为 ((239 × 5) + (240 × 10)) ÷ 15 = 239.67

案例 2:

该案例包含了日内多次交易,且仓位方向发生了转换。

 

5. 成本切换方式指南

目前系统支持两种成本价计算方式:摊薄成本和平均开仓成本。默认采用摊薄成本,如需更改,可在资产首页 > 全部功能 > 资产设置 > 成本计算方式中进行选择。

 

注意:成本价仅供参考,资产以结单为准。如果发生公司行动/转股时,成本价和盈亏的计算可能不准确,但不会影响您的资产。

 

有幫助?